[湖北日报]湖北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湖北日报讯(记者文俊、通讯员樊果)如何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满足市场创新主体的多样化需求?1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湖北省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省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处处长陈轶介绍,“十四五”期间将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做强重点区域,做好三个支撑,做优服务环境”的“131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体系”,满足市场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服务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需求。
随着湖北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依靠知识产权获得发展的动力,一方面,创新主体涉及各种产业、技术领域,另一方面,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要多种多样。
陈轶介绍,知识产权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四五”期间,将做强重点区域。优化升级东湖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并在全省重点区域新建若干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专利导航服务知识产权双创服务基地建设,围绕“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推动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支持各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强化运营中心服务重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做好三个支撑。一是服务节点支撑。加快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知识产权双创服务基地等建设,建成一批技术先进、功能完备、服务优质、覆盖全省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节点。二是服务能力支撑。依托“互联网+服务”模式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专利预警、分析咨询、文献翻译、知识产权维权证据收集等场景应用,引导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运营服务向专业化和高水平发展,知识产权代理延伸服务企业研发设计、技术引进、投资并购等环节。三是服务机构支撑。引进国际高层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快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做优服务环境。一是推广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分级分类评价,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级评价规范和信用管理体系。二是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监测和服务行业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促进行业差异化发展和有序竞争。三是健全行业自律,积极营造公平、竞争、有序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生态。(赵莎莎)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