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开区跑出知识产权质押加速度上半年质押金额突破1亿元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种以知识产权“轻资产”获得必要资金补给,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的重要融资方式。在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帮助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辖区企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知识产权质押贴息机制,助力跑出加速度
2021年9月,出台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政策,对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融资,按利息的30%给予资助。通过政策引导企业积极通过质押知识产权获得融资,促进知识产权资源价值最大化。2023年上半年,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累计走访对接企事业单位50余次,成功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16笔,累计质押融资金融突破1亿元,远超2022年全年质押融资额6500万元。涉及武汉宏海科技、武汉圣禹生态、武汉格林嵩正等企业12家,其中质押融资超1000万的企业达3家。
“知产”变“资产”,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之翼
“在发展的紧要关头,‘知产’变成资产’,有效解决了公司资金周转难题。近年来,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先后获得了近亿元的贷款,帮助我们盘活了现金流,有充足资金投入研发,为公司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仅今年上半年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公司获得了4笔贷款,累计融资金额2500万元。”武汉圣禹排水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据了解,武汉圣禹生态是中国城市水环境治理领域的技术领航企业,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近十年来,共申请专利1200余项,占细分领域全国专利的90%以上。
加强政银企合作,搭建融资供需渠道
为进一步助力深化“政银企”对接,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及更多企业,武汉经开区积极搭建融资供需渠道。日前,武汉经开区科技局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解读及操作实务培训会,2家银行金融代表以及辖区30余家企业参会。会上,武汉知交所、中国银行经开区支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分别围绕省市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专利及商标质押融资申报流程、知识产权金融产品等作了介绍讲解。互动交流环节有关企业、银行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际问题进行了面对面咨询交流。
武汉经开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职能,继续开展企业走访、政策宣讲、银企对接、业务培训等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区内企业强化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将“知产”变“资产”,并对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的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中小科技型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祝娜)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