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知识产权工作突出“四新”早谋划早部署
近期,荆门市知识产权局主要领导召开知识产权重点工作任务及项目建设会议,先后对2025年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今年荆门市知识产权工作将突出“四新”狠抓工作提升,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一是探索知识产权创造新路径。以《荆门市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核心,细化11项奖补政策,不断增强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产出。大力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支持申报国家、省级专利奖,推动企业、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贯标。加快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聚焦重点产业推进专利产品登记备案和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推动高质量专利培育;新建荆门市地标品牌馆,充实优势商标与地标培育孵化库,扩大地理标志产品储备。
二是聚焦知识产权转化新作为。深入推进专利转化助力中小企业成长,赋能产业创新,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强与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的协同合作,开展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扎实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和商标品牌增量提升行动,组织企业参与各类展销和赛事活动,讲好知识产权品牌故事,提升荆门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是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筑牢知识产权安全屏障,着力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行政与司法的有效衔接。推广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简易程序,持续开展“清零”行动,确保市域国家级试点验收成功。推进知识产权“两站”建设,建成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个以及市级基层示范工作站7个。加大企业知识产权护航力度,持续举办知识产权海外护航专场活动,为荆门市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同时,争取中介服务机构规范运营达标率达到100%。
四是谱写知识产权服务新篇章。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力度,联合主流媒体开设《知识产权在路上》专栏12期,召开新闻发布会1场次。完善市、区县级公共服务窗口,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加大推进预审与咨询服务力度,注重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审查注册效率,力争2025年窗口商标申请量提升20%。建立联络员制度,为企业提供“专属”服务。(杨晨光)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