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宜昌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活动圆满举办
为庆祝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4日,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2025年宜昌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活动在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成功举办。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德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廖朝平、市公安局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刘刘奕祥等出席活动。
杨德芬在致辞中表示,面对AI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宜昌正以“三峡精神”为引领,开辟新航道,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与AI技术深度融合。下一步,宜昌市将锚定“知识产权强市”目标,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用知识产权护航“数字新质生产力”,打造“知识产权+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新高地,为宜昌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活动现场,宜昌市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中心主任徐汉军发布了宜昌市知识产权综合信息,宜昌通过硬核数据彰显创新实力,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实现双提升。2024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830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1.15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729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95件;全市地理标志总数达89件,驰名商标总数达68件,均稳居全省第二;全年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1.99亿元,同比增长18.26%,专利许可转让2905次,实现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000万元。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一案例入选湖北省首批十大专利产业化优秀案例。2024年,全市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18件、商标和地理标志案件100件。下一步,宜昌将围绕“四高”目标,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和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等示范试点建设,开展“两行动两工程”和“双百双千”活动,确保知识产权工作持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服务基础,活动现场还为宜昌住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第二批省级联合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授牌。目前,全市已建成省、市两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48家,“融站入所”实现市域全覆盖。在主题分享环节,相关专家就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数据知识产权进行主题分享,相关企业分享专利产业化经验。
部分县市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代表等80余人齐聚一堂,共探AI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新路径。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