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 | 011055162/2025-06573 | 分 类 | 政务公开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 | 发文日期 | 2025-02-20 |
文 号 | 鄂知发〔2025〕2号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现将《2025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
2025年2月19日
2025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要点
2025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省委十二届七、八、九次全会,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工作部署,围绕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实施两行动两工程,努力实现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完备高效、培育创造量质齐升、转化运用提速提效、保护维权有力有序、品牌建设出圈出彩,更好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力支撑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23万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5件,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130万件。年度PCT国际专利申请突破2000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320亿元,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超4.5万次,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持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一、强化支点意识,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1.规划引领知识产权强省建设。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收官,高标准谋划“十五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做好“十四五”规划总结评估。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指标体系设置和重点任务安排工作调研。
2.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加强分类指导,开展首批试点示范地区检查验收,开展第二批试点示范地区督导推进。助力打造汉襄宜协同创新“金三角”,支持武汉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积极推进武汉都市圈知识产权同城化发展。支持指导襄阳、宜昌提升知识产权对相关重点产业的服务支撑能力,争取布局一批国家级项目平台,带动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知识产权加快发展。
3.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支持指导武汉市高标准建成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总结推广武汉示范区建设工作经验。指导全省14个地区完成全国首批市域、县域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试点建设验收。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打通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登记平台与各数据交易平台数据交易链,实现登记即流通。探索建立数据安全管理、个人信息保护、数据交易服务等合规审查和评估程序,支持相关行业协会制定数据知识产权合规团体标准。
4.强化区域协作。落实中部六省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和河南中心的专利产业化“6+2”合作机制,推进十二省市、中部六省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深化鄂湘赣三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举办跨区域地理标志品牌培育交流活动。组织参加中部六省高价值专利大赛,促进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有机联动和高水平互动交流。
二、聚焦提升创新策源力,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专项行动
5.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布局新建10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度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完善重大项目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围绕“61020”全链条攻关,加快培育更多原创性、基础性高价值专利组合。
6.强化科技攻关服务。推进知识产权服务重点产业领军企业科研攻关国家试点,探索建立科技攻关的“陪伴式”长效性服务机制。围绕湖北实验室等重点创新主体,统筹整合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助力“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7.深入开展产业专利导航。聚焦“51020”现代产业集群,新建6家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开展专利分析导航,绘制创新图谱,助力精准研发,提升创新效能。
8.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开展专利代理机构等级评定和质量抽查,举办专利实务技能大赛,持续推进“蓝天”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确保好技术能够变成好专利。
三、聚焦提升产业竞争力,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
9.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交易枢纽。聚焦要素资源,建立湖北高价值专利转化中心。围绕湖北优势产业、新兴特色产业和未来产业,按市场化机制新组建5家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支持龙头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组建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构建产业专利池,积极探索“专利—产品—企业—产业”的孵化新模式。新建10家高校院所专利转化基地,推动专利转化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落实专利开放许可制度。
10.畅通专利转化渠道。建立省级可转化专利资源库,推动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与湖北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实现专利供需信息一点发布、全网通达。鼓励高校院所、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筛选较为成熟的专利,通过先使用后付费等方式与中小企业分享,降低专利技术使用门槛,扩大专利实施率。分片区、分领域开展2025年专利技术供需对接系列活动。
11.扎实推进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培育500家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选定2家科技园区重点实施专利产业化。聚焦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全面开展专利产品备案。组织第二届湖北专利奖评选活动,推荐更多项目参评并争取获中国专利奖。
12.优化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用好省级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用好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拓展专利技术、商标商誉、地理标志质押融资渠道,定期发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授信企业白名单,鼓励金融机构在产业园区开展知识产权金融集合授信,实现“轻资产、宽信用、便利化”融资。引导银行联动投资机构、股权投资基金,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投贷联动”业务新模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
四、聚焦优化创新生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
1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统筹协调。履行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扎实做好中央知识产权保护考核相关工作,力争实现保优进位。开展省对市州知识产权保护考核,压实属地责任。提升法治建设水平,贯彻实施《湖北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
14.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发2025年湖北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推广专利侵权纠纷办案简易程序。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指导。加强湖北省知识产权技术调查中心建设,持续推进技术调查官队伍建设。
15.推进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加强省保护中心、武汉保护中心和武汉快维中心能力建设,支持宜昌、襄阳等地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优化知识产权“融站入所”,制定基层知识产权工作站管理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推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省级标准,新建50家省级联合保护工作站。
16.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加强知识产权跨部门协作,强化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仲裁等多元化解体系机制建设,深化落实“总对总”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加强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依法依规对知识产权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进行惩戒,加大失信典型案例曝光力度。
17.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护航。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湖北分中心、湖北省海外维权服务中心业务建设。开展对外知识产权转让审查,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发布我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风险报告,面向低空经济、新材料、半导体等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公益培训。
五、聚焦品牌提质增效,实施区域品牌培育工程
18.健全区域品牌培育机制。以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培育和保护等为抓手,加强区域品牌建设统筹协调,更好服务品牌强省建设。
19.加强商标注册服务。充分发挥商标受理窗口、商标品牌指导站作用,推动商标注册提速扩面。健全商标培育机制,完善《湖北省优势商标名录》,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违法行为。
20.构筑地理标志运营体系。做好农产品地理标志转化认定工作,做大我省地理标志增量。强化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管理,推动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地理标志。
21.提升湖北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办好“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增强品牌意识,挖掘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湖北品牌,促进湖北品牌消费。
六、聚焦夯实事业基础,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供给
22.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建2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和引进更多高端服务机构。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质量监测机制,打造良好行业发展环境。迭代升级湖北专利运用公共服务平台、湖北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更好发挥武汉代办处市州工作站作用,提升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知好办”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升群众的办事满意度。
23.强化知识产权精准服务。充分发挥审协湖北中心、省保护中心、武汉保护中心、武汉快维中心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国家队”作用,探索建立一体联动服务平台,为国家实验室、湖北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提供全面高效的知识产权精准服务。
24.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设知识产权学院、学科。组织知识产权职称评审、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支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开展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和企业知识产权专员培训,打造知识产权人才高地。
25.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创新办好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活动,用好中国知识产权报社等媒介,加强内容创新,挖掘更多湖北知识产权故事作品。持续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举办“我是小小发明家”活动。
七、全面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凝聚支点建设的知识产权合力
26.持续推进政治机关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突出政治引领,树牢政治机关意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
27.全面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贯彻落实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实施方案,聚焦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知识产权高素质干部队伍,开展专题业务培训,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干部学习提能、实践强能、对标赋能。持续开展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提高工作质效。高标准完善干部档案管理。
28.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强化省局党组与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局组联动”机制。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纠四风、树新风、促行风,积极营造正气充盈的干事创业环境。高质量完成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推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