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政府网 | 繁体|登录|注册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关于积极落实加快建成支点重点任务的行动举措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关于积极落实加快建成支点重点任务的行动举措

2025-02-21 15:43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
索 引 号 011055162/2025-06823 分  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 发文日期 2025-02-08
文  号 鄂知党组发〔2025〕1号 效力状态 有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精神,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各项任务要求,结合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实际,制定本措施。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按照《实施意见》总体部署,加压奋进、争先创优,以实施“两行动两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更好支撑保障湖北高质量发展,有力服务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到2030年,我省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全国有影响力的高价值专利转化中心基本建成,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7%以上,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高到85分以上,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对加快建成支点的保障支撑能力充分展现。

到2035年,我省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走在全国前列,知识产权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湖北特色、中部引领、全国一流的知识产权强省全面建成。

二、重点任务

(一)深入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专项行动,打造全国高价值专利创造密集区,助力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

持续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建设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度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强化重点创新主体精准服务,完善各方参与的重点主体和产业知识产权精准服务机制,统筹整合审协湖北中心、保护中心、高端服务机构等各类知识产权服务资源,锻造反应迅速、业务精湛、服务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链。推动专利数据赋能,充分发挥专利导航在产业规划、技术研发、风险防范及专利布局等方面的决策支撑作用,绘制创新图谱,助力精准研发。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开展专利代理机构等级评定和质量抽查,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确保好技术能够变成好专利。

(二)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交易转化枢纽,助力提升支点产业竞争力

打造运营平台,围绕湖北优势产业、新兴特色产业和未来产业,按市场化机制建设一批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支持龙头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组建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构建产业专利池。畅通专利转化渠道,推动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与湖北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落实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扩大专利实施率。优化知识产权价值收益分配机制,持续深化成果赋权改革,完善容错纠错等创新机制。扎实推进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培育500家以上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全面开展专利产品备案,2025年底前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实现全覆盖。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用好省级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奖补资金和知识价值信用贷,拓宽专利、商标等质押物。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定期发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授信企业白名单。引导银行机构联动外部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投贷联动”业务新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在产业园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集合授信,实现“轻资产、宽信用、便利化”融资。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探索知识产权多元化价值实现路径。

(三)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打造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助力提升支点开放辐射力

高标准推进武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支持武汉打造支撑湖北、辐射中部、全国一流、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典范城市。强化法治保障,贯彻落实《湖北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提升保护效能,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推广专利侵权纠纷办案简易程序。优化知识产权“融站入所”,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省级标准。推进协同保护,加强现有的3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能力建设,支持宜昌、襄阳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探索建立审协湖北中心和省内保护中心“一体联动”服务平台,实现知识产权高效确权、精准维权。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护航,加强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湖北省海外维权服务中心业务建设,支持重点企业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外资企业的保护力度。

(四)深入实施区域品牌培育工程,打造更多全国“叫得响”的湖北品牌,助力提升湖北品牌影响力

健全区域品牌培育机制,以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培育和保护等为抓手,加强区域品牌建设统筹协调,更好服务品牌强省建设。加强商标注册服务,提升各地商标受理窗口、商标品牌指导站服务效能,推动商标注册提速扩面。健全商标培育机制,完善《湖北省优势商标名录》,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违法行为。构筑地理标志运营体系,做好农产品地理标志转化认定工作,做大我省地理标志增量。强化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管理,推动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地理标志。提升湖北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办好“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增强品牌意识,挖掘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湖北品牌,促进湖北品牌消费。

(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区域联动,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助力提升支点区域协同力

深化鄂湘赣三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充分发挥审协湖北中心优势,在建设全国首家省级知识产权技术调查中心的基础上,牵头共建三省知识产权专家智库和知识产权鉴定中心,为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审判等提供技术支撑。深化专利产业化“6+2”合作机制,组织参加中部六省高价值专利大赛,促进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有机联动和互动交流。开展区域地理标志品牌保护协作,举办跨区域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展示交流活动,增强地理标志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助力中部地区绿色发展。更高水平参与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强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交流协作,积极参加重要的国际展会和论坛,展示我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形象。

(六)开展各市州知识产权“定标对表”工作,打造区域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雁阵”格局,助力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强化支点意识 抬升发展标杆”工作要求,鼓励引导各市州向好的学、与高处比、同强者赛,以东部发达地区和其他地区知识产权工作突出的城市为标杆,学习借鉴其知识产权工作成效、发展路径和典型经验,不断激发知识产权工作的动力活力,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实现各市州知识产权主要指标提档进位,推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实现新突破,更好服务湖北支点建设。

三、工作要求

全省知识产权系统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为契机,着力找准各自工作在支点建设中的坐标定位,认真谋划知识产权部门服务和推进支点建设的思路举措,细化责任分工和进度安排,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省局加强对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加快建成支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强对本方案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及时进行总结推广,对措施有力、效果突出的地区在相关政策资源支持方面予以倾斜。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