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聚力打造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人才方阵
近年来,省知识产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建立完善以“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人才工作成效显著,连续2年在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人才工作助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取得新成就。
一、坚持“三个引领”,打造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新引擎”
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引领、制度引领有机统一,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和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治功能,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建设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在局党组统一领导下,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制度制定、培训考核、使用建议、保障激励等工作,细化人才工作举措,着力打造“政治过硬、立场坚定、作风务实、业务精湛”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健全制度体系。在多次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北省知识产权人才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湖北省知识产权的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产权人才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激励机制、保障措施、原则要求等重点内容,为我省知识产权人才建设提供了指引。突出“党、链融合”。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使用、管理等全链条有机融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组织体系,在知识产权重要人才工作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作用,确保人才工作“不偏向”“不变味”。
二、围绕“四个面向”,拓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习近平总书记人才工作“四个面向”为根本遵循,以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人才需求为牵引,探索以“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聚焦“知识产权赋能促先行,创新人才培养建强县”,开展知识产权“百县万企”大培训,面向全省17个市州103个县区,组训知识产权班次268个,学员两万四千余人,推动知识产权基础人才队伍全覆盖;修订完善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管理办法,持续开展“四知五会”知识产权专员培训,每年培训学员一万余人,参加网上学习超过15万人次,每年通过考核认证企业知识产权专员800余人,相关人才培养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优秀案例;紧跟知识产权新政策、新趋势,组织开展“知新谈周周讲”活动,联合打造机关、企业、服务机构产学研用人才培训大平台;创造性举办“知识产权青年说”、知识产权沙龙等活动,为知识产权储备后备人才;聚焦助企纾困,开展专利转化人才培训运用专项行动,预计到2025年,培训专业技术转移人才1000名以上;着眼知识产权人才储备,支持在鄂高校开展知识产权学科专业建设和学历教育,成立商标品牌与地标研究院、汽车学院知识产权研究院、全省地标运营中心,打造服务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集聚平台。截止目前,我省共有6所高校设立了知识产权本科专业,4所高校创建了知识产权学院。
三、用好“五个载体”,激发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新动能”
发挥党建引领的独特政治优势,不断吸引、激励各级各类人才献身知识产权事业。加强教育引导。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为牵引,巩固学习教育成果,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信仰信念、主动担当作为。注重典型引路。学习宣传先进典型与挖掘培养身边典型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向身边先进典型看齐,在全局“学先进、争先进”浓厚氛围感染下,先后涌现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扶贫干部、湖北省先进工作者等一批先进个人。优化绩效管理。积极承担省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任务,探索建立公务员绩效量化管理体系,使处室和人员工作情况立体可见,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明显提升。树立鲜明导向。建立党员干部德能勤绩评价和考核结果使用体系,在评先评优、晋职晋级、交流培训等方面向实干者倾斜,树立“实干者实惠、吃苦者吃香”的鲜明导向。从严正风肃纪。常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突出选人用人、评先评优等重要节点的执纪监督,不断加强日常监督,为引才、用才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通过系列务实人才工作举措,全省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初具规模,人才使用效能有了较大提升,知识产权人才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去年底,全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0.16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67件,位居中部第1,全国第7。全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65个,居全国第二。地理标志商标517件,居全国第四。我省6个案例入选全国商标品牌建设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前列。在中央对地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中,连续3年获评优秀等次;在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中,我局位居全国第五、中部第一。(赵海峰)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