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湘赣三省知识产权局、审协湖北中心协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联动发展活动在汉成功举办
江城九月,秋风送爽,金桂飘香。一场区域知识产权联动发展的盛会拉开序幕。鄂湘赣三省携手,以知识产权为笔,共同绘制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9月19日,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湖南省、江西省知识产权局、审协湖北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知识产权局以及鄂湘赣三省10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计110余名代表齐聚武汉,参加协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联动发展活动。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吴骏在致辞中表示,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北考察,作出了“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的重要指示,为鄂湘赣三省深化协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7月,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随后出台《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赋予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重要战略定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与深远谋划。近五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达23.83%,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突破33.75万件。知识产权已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
吴骏强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知识产权必须先行一步。未来,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将和湖南、江西两省知识产权部门一道,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知识产权协同为纽带,服务好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联动发展,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审协湖北中心主任刘梅表示,中心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华中地区的重要布局,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为鄂湘赣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创新生态优化等工作提供服务支撑。下一步,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与三省知识产权局的协同合作,深度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发展格局,积极发挥人才及专业优势,共同推进产业专利导航、专利转化运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等工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知识产权力量。
活动现场,审协湖北中心介绍了近年来知识产权服务助力三省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发展创新导航分析报告》,用详实的产业数据和专利数据分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和创新方向。来自武汉、孝感、长沙、株洲、南昌、九江六地知识产权局代表分享了知识产权区域协作的经验做法,为区域联动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鄂湘赣三省知识产权局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武汉都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知识产权协同发展现状及需求,提出了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联动发展的建议举措。最后,三省知识产权局及审协湖北中心负责人共同签署了《协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联动发展合作备忘录》,明确四方将充分发挥审协湖北中心专利审查专业能力、技术信息资源与人才优势,以及鄂湘赣三省知识产权局区域资源统筹能力和三省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与协同保护职能,构建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协同联动、务实高效的“3+1+N”合作机制,通过协同推进区域创新导航、重点创新主体精准服务、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知识产权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等务实举措,共同服务和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联动发展共同体建设,打造全国区域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标杆。
活动期间,召开了鄂湘赣三省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编制座谈会,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国家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编制总体考虑并给予具体指导,与会代表围绕如何将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融入三省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进行了深入研讨。同时,三省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题交流在湖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举行,与会代表围绕提升保护效能、优化精准服务、加强区域协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多项合作共识。(巩梦瑶)
相关附件: